秋招,不意味着是秋天开始的,秋招的竞争,早在春天甚至去年冬天就开始了;但秋招主要集中在7月-9月,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秋招提前批
- 正式秋招
- 秋招补录
从这三大板块细分下去的时间流程如下:
5-6月
梳理专业知识,了解基础的求职技能,暑期实习和累计经验。
6-7月
积极寻找内推机会,秋招提前批等岗位渠道,准备简历开始投递。
7-8月
确定自己想去的行业,准备笔试开始刷题。
8-9月
看面试经验及干货、准备面试题型、模拟面试。
9-10月
发放offer,等待入职。
11月
未拿到Offer,参加秋招补录。
顾名思义提前批是公司为了抢夺人才,提前开始的招聘,一般5月到7月是秋招提前批阶段。
1.提前批主要以研发、技术岗为主,但是有部分企业会开放全部岗位,提前批发出来的很多都是special offer。按照往年的惯例,大部分开启提前批的名企一般是互联网行业的,同时金融、咨询行业也会抢先找人。
2.秋招提前批和秋招正式批不冲突。即使参加了一家企业的秋招提前批,你仍可以参加正式秋招,相当于多了一次投递机会。
比如百度是提前批没过可直接进入正式批,但是有些公司需要正式批重新投递一次,所以大家需要确认好。
3.开放秋招提前批的企业,一般都是名企、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如果你没有通过校招进入,可能最后要经过5年10年的工作经验才有机会进去。
4.早准备早胜利!秋招提前批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很多人没有留意到,因此如果大家先人一步开始冲刺秋招,那么大家可以避开不少竞争对手。
正式秋招一般会从8月开始到10月截止,期间企业会在学校召开各种宣讲会。
正式秋招的流程是:网申——宣讲——笔试——群面——单面
为了能确保能拿到秋招offer,一定要多投,选择相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公司进行投递。
10月-12月时秋招已经接近尾声了,有些企业会对没有招满的岗位进行补招。秋招补录不是公司捡漏,是求职者捡漏才对,补录因为招的比较急,门槛相应会低一点,但是你只有一个项目没有其他经历的话还是会很难很难,建议这段时间找找合适的项目加到简历里,起码和面试官有的聊~
校招是应届生进入优质企业最简单直接的渠道之一,而留学毕业生等同于应届生,这个身份十分值钱,有的人甚至会在第一次择业不理想的情况下重新读研(考研、留学)来重新获取应届生身份。因为优质企业在校招、社招两个招聘渠道的策略是不一样的。企业社招的要求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为企业希望社招进来的员工是来直接干活的。而校招更多是作为人才储备,待遇普遍更好。
好公司会对应届生有完善的培养计划。为什么企业愿意放宽对应届生的工作经验要求呢?因为应届生有潜质、可塑性强,同时对公司忠诚度较高。所以公司愿意从零开始培养应届生。
国企、央企的校招名额远多于社招。现在国企、央企还是一个很好的工作选择,而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国企都很有很多校招指标,社招规模较少,所以想进国企的同学一定要参加校招。
- 民企和外企招聘时间相对灵活。
- 国企和事业单位更加看重学历而非年限。
- 如果毕业证书没法提前拿到手,还可以向学校申请“毕业证明”提供给企业,虽然无法代替毕业证书的权威性,但也是学校发布的官方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毕业证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