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一定要学粤语吗?香港网友:去到别人的地方,应该尊重当地文化吧....
2022-04-28

以下文章来源于香港直通车 

在旅行平台马蜂窝上有这么一个问题吸引了15万人的浏览:

 

内地人在香港说普通话他们听得懂吗?他们说普通话吗?

 

 

听不听得懂其实是表面,更多人想问却没问出口的其实是:内地人在香港说普通话会不会受到区别对待?

 

除了少数如广州人,许多内地人去香港的确会有“开口焦虑”,在满大街粤英夹杂的语言环境下,用普通话交流成为一件自带压力的事情。于是为了避免交流障碍或者异样目光,不少人选择用英语和对方交流。

 

虽然逻辑上说得通,但是观感上总透着一股违和,不知道香港local是怎么看待这种行为的?而且在香港用英语交流真的会高人一等么?

 

“我说英语,是因为她普通话太烂了!”

 

我和我大四的香港室友就一直是英语交流的状态,但我们属于迫不得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毕竟她的普通话实在太难以捉摸了。

 

大四的时候在加拿大,我有个室友是大一的香港妹子,那会正值2019年香港人和内地人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当时我去得比较晚,一进门她就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用英语问我哪儿的人。

 

我看她的长相也不确定她是中国人还是日韩人,就也用英语回了一句:“I’m from China.” 结果她特激动,用英语告诉我说自己也是中国来的。我当时还寻思她可能是不会说中文的华裔移民二代,然后她继续用英语说:“I’m from HongKong.”

 

图源:皮卡妮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说完犊子,在这个当口把我俩放一个宿舍,那不得水深火热一番啊。

 

结果后来相处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个爱国港人。据她说,她全家在观念上都非常支持内地。日常看国产剧和国产综艺看得不亦乐乎,每天晚上熬夜看。

 

对内娱的新剧新热点更新得比我还快,对新生代内娱的明星演员偶像也比我了解。她曾经问我最喜欢哪个男明星,我说刘德华,她表示不认识。

 

我:???这是你们香港人啊!

 

她:???真的不知道啊,名字有点耳熟,好像我妈挺喜欢的。

 

我问她喜欢哪个明星,她说:xxx。好吧,我也不认识,反正是个新人小鲜肉。

 

言归正传,我跟她日常相处很好,但我俩始终保持英语沟通。因为我不会说粤语,而她的普通话我听不懂。妹子从高中就在加拿大了,英语不错,但普通话确实不行。她倒是听得懂普通话,但不会说....也不是完全不会,只是那比渣渣辉还渣渣辉的发音实在让我承受不住。

 

为了将就我,她只能说英语,而我觉得如果用普通话回答她的英语会很奇怪,所以我也说英语了。不过我俩微信聊天基本上就一会儿写英文一会儿写中文。有一次我为了她阅读方便,特意用了繁体字,结果发现她为了我阅读方便特意用了简体字。

 

她不止一次让我教她普通话,但我每次都敷衍过去了……因为我觉得过于任重道远。其实我也让她教我粤语来着,但她到最后也没教我,可能她和我想的一样。

 

现在我已经毕业两年了,她也大三了,希望她初心不改,还是一样爱国。

 

“香港人也不是个个都英文很好”

 

我去过香港做过很多项目。稍早的时候去,的确是要讲英文的,大约是2000年出头的时候,那时候客户也好,商店店员也好,对于不讲普通话有一种坚持,幸好当时上海的英文教育也不错,我并没有太多的口音,不亮护照的话,是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来的。

 

不过,就算你英文好过普通店员,你亮了护照,他也不会跪舔你的。其实普通香港人英文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的精英阶层英文真的很好,至于普通office职员,也就和我们普通office的人差不多水平。

 

 

后来前几年我再去,客户的人主动对我说,叫我跟他们讲普通话,他们很多人,要求做这个项目的就是为了学普通话,于是就变成开会的时候,我讲普通话,他们讲粤语这种情况。

 

我跟他们关系不错,深聊的时候,你会发现,思路清楚的,office里面的,他们不会逢中必反,往往就事论事,针对具体的点,比如双非占位,抢购等等,这里很多点其实他的确是有立场可以讲的。

 

然而他也知道大陆市场的确发达,所以有意识地了解和学习,倒是香港低阶的人群,他其实无法去大陆发展,享受不到学习大陆带来的好处,但是他的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被大陆来的游客所影响,所以怨气很大。

 

“香港人之间沟通,也有可能用普通话的”

 

先介绍背景信息吧,我是香港人,但是由于在内地的上学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普通话会比大多数香港人要流利,可你要仔细听也是能够听得出口音的那种。

 

按语言能力来说,应该是粤语 >= 英语 >>普通话

 

其实用什么语言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初认识的时候的环境和圈子,然后习惯了就会一直用那种语言交流,突然换另外一种语言反而会觉得很奇怪。

 

比如说,我从小时候就在深圳某学校的国际部里读书。由于同学们都是来自世界各地,那玩在一起的时候就也只会用英语,连跟大陆/台湾/香港的同学们也习惯了只说英语,就这样就过了好几年。就算单对单交流,如果用普通话/粤语讲话也会觉得很不习惯。到了现在跟香港的同学聚会的时候,和好几个内地的好基友们也只会用英语交流。

 

图源: 香港24节气爱情故事

 

另外再举个例子,我在国外上学的时候,通过我的内地好朋友认识了一个刚来的交换生S,他说之前也是在深圳读高中,所以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他是内地人,当我朋友走了以后我跟S就继续(用普通话)聊了选什么课好、申请实习、附近有什么好吃之类的一堆废话聊了整整半个小时。然后我好奇一问他本来是哪里人,然后他竟然说:他 跟 我 一 样 是 香 港 人...

 

我问他为什么当初知道我是香港人就不老早讲广东话呢。他居然说我说普通话说的那么开心,那就不打断我吧...

 

以后由于我们的mutual friends都是内地人,所以我们两个香港人绝大数时候也是用普通话交流,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当我们讨论语言时,我更倾向地认为这是一种差异而不是一种“高低”。

 

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一切以方便为主,在香港,你用什么语言发起沟通就用什么语言回复,这是香港人认知里的基本礼仪。但无可奈何的是,现实情况大多数港人的普通话水平确实一般,客观上存在交流障碍,于是转而用能够实现交流的英语自然是最实际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在80年代的广州,外省人前往广州打工讨生活同样要面对听不懂的粤语,这时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部分人学会粤语融入进本地人圈子;二是同乡聚集形成小型社区。

 

但是你现在很少有听到广州的外来打工人抱怨在广州不会粤语没法生存,是因为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慢慢弥合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流障碍。

 

香港回归25年,与内地的融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谁也无法指望改变发生在朝夕之间。其实现在的情况已经好了不少,最显著的例子,在香港中环,随着中资企业的不断进驻,中环早就被普通话占领,不少公司的招聘启事里写出了“普通话优先”的条件,相信总有一天,在香港使用什么语言不再与“歧视”相关的话题扯上关系。

 

 

在香港留学的小伙伴们快来找组织!

我们有新生群、酒店隔离群、来港拼车群、求职群、租房群、秋招群、二手闲置群、活动约玩群、HPV九价疫苗群、投资羊毛群。